波兰总统正式任命新的能源部部长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本报记者表示:但是,大型光电站建设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划进行,不能一拥而上,否则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会步风电大跃进的后尘。
欧美国家相继对中国新能源展开双反,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国际贸易纠纷,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争夺先机的一场战争。光伏产业的装备技术和应用市场两头在外,中国光伏产业的主动性很弱,所以才受制于人。
认真研究新兴市场国家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流程,既要争取快速进入,又要避免重蹈在美欧国家的覆辙。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出台,更是让业内业外异常兴奋,欧洲的一家分析机构甚至认为这个目标将使中国国内光伏市场腾飞,这一利好信息无疑将进一步刺激中国光伏市场在今后五年内快速增长。这是造成西部电站不能并网发电的原因之一。史立山对欧美国家产业阴谋的解剖抓住了这件事的本质。当然,具体情况不同,渗透的方式也要认真研究。
[page]中国光伏产业的战略选择中国光伏产业的财务危机、毛利迫降等问题不过是所有核心问题的外在表现。因为双反制裁的仅仅是光伏产业的某个环节,所以我们在牢牢掌握产业核心的基础上,可以将其制裁的环节拿到第三方国家去投资,或者直接拿到美欧国家去投资,进行产业渗透,使其欲反无力。当然,具体情况不同,渗透的方式也要认真研究。
[page]中国光伏产业的战略选择中国光伏产业的财务危机、毛利迫降等问题不过是所有核心问题的外在表现。因为双反制裁的仅仅是光伏产业的某个环节,所以我们在牢牢掌握产业核心的基础上,可以将其制裁的环节拿到第三方国家去投资,或者直接拿到美欧国家去投资,进行产业渗透,使其欲反无力。这不是不可能的,而是根本不可能的。诸如毛利迫降、财务危机等种种问题皆缘于这三个核心问题。
4. 国家财政斥巨资资助战略性科技研发,以国家的力量研发多元化光伏材料,攻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装备技术,提高转换率,大幅降低成本。中国对美欧的渗透则是另外的情形。
因此制定出来的政策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毁灭论者认为,中国光伏产业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未来不会再有发展的机会。主要表现为毁灭论和等待复苏论。且不说惯于以炒作手段爆猛料的美国投资机构公布的数据有没有可信度,即便是175亿美元的负债属实,但这个数据是否真能导致中国10大光伏企业破产这个结果。
二、 新兴市场门槛当前,日本已经正式通过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同时批准了太阳能补贴政策,将鼓励本国新增至少96亿安装量也就320万瓦的光伏以及太阳能,输出量相当于三个核反应堆的发电量。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也就意味着日本政府将为光伏发电提供每千瓦时42日元的补贴,这个补贴量是德国补贴金额的两倍,中国补贴金额的三倍之多。无论如何,从眼前的情况来看,财务危机严重困扰着中国光伏产业。
等待复苏论认为,从近几年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光伏产业逃不出两年一个低谷的周期律,等过了这个低谷周期,自然会再次复苏。这对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美欧双反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国际贸易问题,而是大国政治问题。而不能单纯退相,让他的马长驱直入。
合理的产业转移战略必然会使高耗能产业和光伏电站在西部相互推进相得益彰,不仅推动了中国绿色能源的发展,而且也对国家的趋于平衡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西部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化,春运的火车将不会再拥挤。这些人要么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要么心怀叵测、别有用心。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在国内依然突破不了政策壁垒。如何才能顺利打开新兴市场,却不重蹈美欧市场的覆辙呢?中国亟需一个系统培训国际新兴太阳能市场的机构来完成这一使命。而且将为风能发电补贴23.1日元,比德国4.87欧分的补贴高出不少。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在中国遍地开发,法国的家乐福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能对其制裁吗?不能,因为它已经深深的渗透到中国国内的经济体系中,制裁它就等于制裁本国经济。
他们幻想经过行业洗牌、政策调整之后,迎来行业的再度繁荣。现在当大企业遇到财务危机的时候,中小企业盼不得它早点破产;小企业拿不到订单停产的时候,大企业恨不得倒下一批。
美欧对中国的产业渗透看重的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人心存侥幸,将行业复苏的希望寄托在外力推动上,寄托在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之上。
5. 改革能源管理体制,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积极推进绿能回购,给光伏电站的发展预留出体制空间。接着,印度、中东、非洲、南美、澳洲等被行业分析机构看好的新兴市场,同样让中国许多企业感到极度困惑。
总之,中国光伏产业目前遇到了问题,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国家要深刻反思,越过光伏产业本身,从经济全局中通盘考虑;光伏实业家要客观分析,审慎应战,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page]三、 国内政策壁垒2011年8月,中国发布了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他们呼吁行业人士要抱团过冬、等待行情再度复苏。也有人因此而攻击西部光伏电站的必要性。
2. 要创新机制,对国内产业运行机制进行大力改革,强化光伏企业的市场化地位,争取国际贸易的平等地位。他们忽略了2008年市场低谷时多晶硅技术及其他行业技术在科技上的突飞猛进,使得多晶硅价格剧降、产业成本大幅下降,从而迎来了2010年大发展的事实。
解决这三个核心问题的战略方针是外扩内充,科技先导。好几个商业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陷入坏账中无所适从。
二、 在企业层面1. 对于双反,要积极布局海外,避其锋芒。基本的战略方针是:外扩内充,科技先导。
(迫降原意是飞机因迷航、燃料用尽发生故障等不能继续飞行而被迫降落,这里指光伏产业因市场萎缩、产能过剩、贸易争端等问题导致市场价格下降而毛利被迫下降的现象。所谓外扩内充,就是继续开拓国际市场。时隔两个月,欧洲的几家光伏企业向欧盟提起一项秘密申诉,指控中国公司获得了非法补贴并进行了倾销,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对此,中国政府应该寻找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占据主动地位的产业,对欧美国家实行针锋相对的制裁,以此缓解光伏产业遭遇双反的危局。
智慧的与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较量,最大限度的维持欧美固有市场的份额不至于大幅滑落的同时,大力开拓以日本、东南亚/澳洲、中东/非洲、南美为代表的国际新兴太阳能市场;所谓科技先导,就是加强战略性科学技术的研发。主张等等待复苏论者主要由乐观的从业者、贸易商、有投机心里的证券分析师、对行业了解不深的媒体人士组成。
如何智慧的化解当前的局势。短短几百个字的文章中,引用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数据称,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1110亿元人民币),其中江西赛维和尚德电力破产的可能性最大。
一、 在国家层面1. 面对双反,要正面交锋,据理力争,充分利用世贸规则与之周旋。政府和企业要紧密配合,从战略的角度缜密布局。